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济宁医学院康复医学院成立于2015年,目前开设康复治疗学、康复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和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康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2021年增设康复工程专业,于2022年开始招生,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被评为A+专业,旨在培养医工结合的高端复合型康复专业人才。

学院专业教师总数53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人数17人,为本科生上课率达100%,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特聘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人,2023年度1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多数教师具有双师型身份。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健康战略,紧紧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以一流专业建设,带动学科建设,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近年来,依托行业优势与专业特色,成功获批“山东省智能康复工程研究中心”、“济宁市医疗康复技术创新中心”。学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厅级及以下项目2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与热点论文,建设数字课程10余门,申报国家专利10余项,与山东省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康复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占地1200平方米,现有康复功能评定实验室、物理治疗实验室、语言治疗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等10余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学院主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有20余家,包括部分全国知名的医院、机构,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南京中大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南翔宇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学院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理念。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近年来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较好的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康复文化节”品牌建设,每年举办康复治疗学技能大赛、“学用结合,践行未来”临床实验室开放活动、“学用结合·共享未来”辅具创意设计大赛、“灵动英语趣味医学”词汇能力竞赛等,服务学生,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全方位发展,提升了综合素质。近几年,在全国康复技能大赛中斩获康复治疗综合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儿童康复单项奖第一名”“肌肉骨骼单项奖第一名”等多项奖励。2024年,在山东省首届高校特殊教育康复技能大赛中获康复治疗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3项;在首届山东省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急救技能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高校学生组“一等奖”。多次获得山东省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奖项。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列入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就业形势较好。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学校、体育运动机构等从事康复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多年来,我院毕业生以扎实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康复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主要在医院、各级康复机构、养老助残机构、康复设备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康复器械的设计研发与临床适配技术服务,也可从事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研发工作,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从事专业管理工作。除本科毕业就业外,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留学等继续深造,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英国邓迪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攻读硕士研究生。

康复医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通过参与、举办、承办专业技能竞赛、运动会、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体育文化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院“医路同心”服务队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